
前些日子,“食鹽含氰化鉀”的新聞上了網絡熱搜榜。很多人反映在購買的食鹽包裝上看到了“亞鐵氰化鉀”成分,不免讓人想起劇毒物質“氰化鉀”。那么,這個“亞鐵氰化鉀”真的有那么可怕嗎?食品包裝上那些稀奇古怪的添加劑對我們健康真的有威脅嗎?
其實,“亞鐵氰化鉀”聽上去和有劇毒的“氰化鉀”雖然只差兩個字,但食用效果可是天差地別。“亞鐵氰化鉀”是生活中一種常見可食用的“食品添加劑”,并沒有毒性。它添加在食鹽中主要起到抗結塊的作用。而且食鹽中的“亞鐵氰化鉀”含量在0.01g/kg以內,完全符合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,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。
現在很多人都會談“添加劑”色變,覺得只要吃了含有添加劑的東西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,其實這種想法太過片面。食品添加劑自古就有,比如我們吃的饅頭,在和面的時候都會放一些堿,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更加松軟,口感會更好,這個“堿”就是添加劑;再如我們所熟知的“鹵水點豆腐”,這里邊的“鹵水”就是添加劑。將鹵水加到豆漿中,靜置一段時間,鹵水里面的“鈣”和“鎂”會讓豆漿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,然后形成絮狀物。這種絮狀物慢慢沉淀下來后就變成了豆腐,而豆腐中的鈣含量比制作它的原料豆漿還要高一些。
到了現代,我們日常吃的大多數食物中都有食品添加劑的身影。如果你覺得在家做飯就能遠離食品添加劑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面粉中有抗結劑和防腐劑,醬油和醋里有防腐劑;就算是水果,你也只能吃本地生產的,因為外地運來的水果或反季節水果都要用上保鮮劑和防腐劑。如果人類離開食品添加劑,大概就只能“享用”白水煮菜或倒退到吃野果野菜的原始時代。當然,需要注意的是“食品添加劑”和“非法添加物”是不同的,像“蘇丹紅”“三聚氰胺”“瘦肉精”這一類被曝光過的屬于非法添加物,是國家明令禁止的。
現在,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再是單純填飽肚子那么簡單,更多的是為了味蕾上的滿足,在合理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,大大促進了食品制作工藝的發展 |